大山。站

日治時期的一張設計圖,
為2010年的台灣留下5座「和洋式木構車站」。 

大山。牛眼窗

日 大正 十一年( 西元1922年 )興建「大山腳 驛」時,
小驛站擁有屬於當代的新穎風格與建築設計。

大山。售票小窗、通風貓孔 

隨著時空歲月積累,歷史背景的轉變,

大山。侯車椅

如今的老車站,漾著說不完的老故事,

大山。斑駁外牆

透著歲月斑駁的古樸之美。

大山。柱

目前為簡易站的大山車站,是後龍鎮內日據時代保留至今的車站,

大山。月台 

月台上的「屋式侯車亭」,為乘客抵擋沿海強勁風雨所設。

大山。歐巴桑

午后,區間車剛離站,婆婆挑著扁擔走出車站,她說:「我們剛從市場回來,要先回家,晚點再去園裡看看。」

大山。民家

紅磚屋飄出些微的煙味,裡頭有老人家在聊天。

大山。舊屋

舊式街屋,靜靜佇立街旁。

大山。什貨

鑽進昏暗的什貨店,找些零食、飲料,卻吵醒在角落午睡的老闆。

 

*****

後龍鎮大山里的「大山車站(舊名:大山腳 驛)」,
夏日消磨時光的「日南車站」屬同一設計圖所建,
因車站採和、洋折衷的設計,所以將此類建築稱「和洋式」。

欣賞站房建築外觀,歐式山形屋頂、屋廊廊柱環列、編泥牆、衫木窗櫺、西式牛眼窗......,
再細看內部功能性設計,長長的侯車椅、円字購票木欄、直立式舊報座、月台出入口的木欄......,
都是日治時代,運用就地取材的資源與當代建築師的設計風格。

然後在侯車椅上歇坐,呼吸充滿故事的空氣、輕撫衫木紅漆上的凹凸刻痕、感受站房裡的光影流動......,
就這樣浸淫在車站的午后時光中,體驗大山車站在小鎮設立至今,已經80多年的時光與過往的興衰。

區間車來了又走,有幾位阿婆捨棄人行天橋,挑著扁擔自月台越過鐵道離站,扁擔兩端掛著空空的大尼龍袋,
跟阿婆打招呼,問是來辦事的嗎?答案相反,她們是當地的農人,原來剛從市集回來。

在車站前的大街上逛逛,只有幾輛看似工作中的廂型車、小發財車行經這條街。
午后小鎮很安靜,大家似乎都在午睡、休憩呢。

回到車上,我們也悄悄地離開了,
接下來要去拜訪我的第三個,依同一張設計圖建造的「新埔車站」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hi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